阿德勒个体心理学来帮您
最近有朋友问我,如果想要让自己感到幸福,看哪一方面的书比较好?其实对于这种问题我还是不太愿意回答的,毕竟“幸福感”这种东西自己的主观感受较多一些,不过耐不住她软磨硬泡,我还是推荐了一本最近比较流行且较为易懂没有多少专业词汇的书——《被讨厌的勇气》,说完后她赶紧在淘宝上下单说准备一周内读完,我说虽然这本书很简单,但是要完全读懂其中的奥义还需仔细琢磨。结果她在看了书的第三天就跑过来跟我抱怨,说书中的老头好讨厌啊!总是在教训书中的年轻人,而且我从那个年轻人身上确实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急于想知道答案,可是那个老头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我有点不想继续读了。我说:“相信我,读下去其实‘山人自有妙计’现在你的急躁其实是没有完整了解‘阿德勒个体心理学体系’”“啊?那是什么?”我说:“你看都没读到本书最核心的一点内容,如果完整了解了这个,其实对理解这本书的含义有一定的辅助作用,我还是提前透露一点给你吧!省得你看到后面又说看不懂。”
被讨厌的勇气?
“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的还未到来,我们只能把握现在。”这是每个书评家在看完《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后都能够总结出的其中一句话,这句看似废话的总结包含了其独有的小道理大智慧,当然这本书还介绍了不少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理论体系的结晶,包括 课题分离、共同体感觉和独特自我等。然而有一部分心理学爱好者,在翻阅完这本书后出现了不少的疑问和困难抉择。究其原因,是这本不是由阿德勒的著作,并以一个不是阿德勒的事迹编纂的小说,来解释阿德勒的所有理论。是不是感到很疑惑?其实这本书是由日本阿德勒学派传承人——岸见一郎根据自己对于阿德勒理论体系的理解,通过一位参透各种哲学思想的哲人,与一位年轻人的对话来系统总结阿德勒思想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来让读者明白,阿德勒对于生活乐观的看法,从而使读者获得启示。所以单凭这本书就想获得幸福的生活总让人在日常琐事中,觉得相形见绌。所以,我们通过了解阿德勒这个人,以及他的理论体系之后再来看这本书,就会觉得豁然开朗。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出生于奥匈帝国时期的鲁道夫斯海姆,也就是现在维也纳郊区的一个富裕家庭,虽然出生于富裕家庭,但他的幼年的确命运多舛。阿德勒从小身体孱弱,由于患有佝偻病导致他直到四岁才能行走,五岁时他几乎因为肺炎而丧命,由于自己的哥哥非常讨父母喜欢,所以他一直模仿哥哥的行为;并且因此极度自卑,长大后因自己孱弱的身体他立志学医,1890年在维也纳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此时他年仅二十岁,成为维也纳一个眼科和内科医生,1902年他与他的校友,同样也是医生的弗洛伊德在其 “周三心理学会”上一见如故,从此他与弗洛伊德开始了亦师亦友的心理学交流。
这里有个细节,虽然主流观点认为阿德勒是师承弗洛伊德,但是在《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中,作者一开始好像就企图改变这个观点:在书的第一夜,不为人知的心理学“第三巨头” 中提到了“老头纠正青年人认为阿德勒的老师是弗洛伊德的错误观点” 无论事实如何,他的个体心理学的确从那时开始就在世界上广泛传播,他的思想从一战结束到二战开始,这段时间一直影响深远。直到1937年他在苏格兰阿伯丁的一次巡回演讲中死于心脏病,他的突然过世对其思想的传播与实践造成严重打击,尤其是在当时的德国和奥地利。他的学生受到来自纳粹政权的迫害,他所提倡且一度蓬勃发展的学说,也被迫远离德语地区,在其他地区发展。这本书的作者岸见一郎所在的日本阿德勒心理学社,也是在这个时期开始发展。 德意志地区的独裁统治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严重扰乱了相关心理科学的发展,在那之后,他学说中许多部分被新弗洛伊德学派所接受。
什么是“个体心理学”?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完全是在其个人经历和当时时代背景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包括以下几点: “追求优越” 阿德勒其实接受了弗洛伊德的决定论,但他彻底否认弗洛伊德的压抑 “性冲动”来获得生活动力的观点,他却非常认同尼采的“超人哲学”。 在他看来,一个人生来就有一种欲望,将各种欲望汇合成一个总目标,总目标就是羡慕嫉妒恨的来源,究其根源就是要求高人一等。人们的一切动机,无论好坏,都是向着一个方向,追求征服,追求优越。 器官缺陷的自卑感 这里的器官缺陷其实是映射了阿德勒小时病态的身体。他认为,一个人无论是器官的弱小或是性格上的 怯懦、优柔寡断、自觉渺小或受虐的倾向等,都是人格上自卑感的构成要素,自卑感在性格上的表现是有两面性的,一方面愧不如人,一方面为了掩饰自己的缺陷,又力图装腔作势高出与人,一个人如果自觉有某种缺陷,他的追求优越就在潜意识中,让他提出“抗议”,要做一个完善的人,也就是意味着设法补偿自己的缺陷,这也许就是为什么古代阉人总想着权倾朝野的原因,他们总想补偿自己重要器官丢失的自卑。
补偿 人们在改善自己自卑感的同时,不断建立缺失器官(性格)与大脑之间的突触联系,通过不断的练习,使这个器官(性格),比其他器官(性格)更加完善,从而让自己在一些不擅长的领域得到不一样的体验。阿德勒认为,儿童的心理差不多完全受补偿作用支配,儿童发育的不完善,使得自己与成人无所不能的实力相距甚远,使自己不断自卑,从而力图补完缺陷。补偿贯彻一生,从而迫使个人达到人生最大目标(追求优越)。不过补偿的消极作用会诱使人们成为神经病,下文会提到。 生活风格 阿德勒个体心理学中,生活风格是一个重要概念,也是岸见一郎在其基础上,提出的“独特自我”和“课题分离”,阿德勒认为,每一个人用以对抗困境的方法和策略,在生活中不断加以总结、归纳和概括,从而固定下来,形成一种风格,这就是生活风格,之后再面对困难时就会按部就班的照做,然而有时会产生“经验主义”从而使自己的看法与他人不同从而产生矛盾,这是因为虽然生活风格形成机制是一致的,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风格,即“创造性自我”阿德勒非常重视社会家庭环境,这也与其所处战争年代有关,他认为儿童在家庭中形成了自己的生活风格,但对于社会和家庭其他成员来说,却有自己的创造性自我,因此在与其他人接触,或是产生矛盾是非常正常也非常普遍的。由此岸见一郎提出了“独特自我”和“课题分离”来解决这一矛盾,即选择一个自己能够控制并且能够按照自己的独特模式来解决的矛盾。如果自己无法解决矛盾,那就首先做好自己,建立起自己的独特自我。 出生顺序 这也是阿德勒在其家庭的经历中获得的灵感,他认为儿童的出生次序影响他的生活风格,在一个家庭中,第一个儿子往往感到不安但总想担当大局,从而导致犯罪者、精神病患者等都是第一胎儿童;第二个子女被父母关爱较少并且常有野心,总是企图压制兄弟姐妹,并且更易获得成功;而最小的总是被纵容,从小到大,行为上常常发生问题。
社会兴趣 一战后,阿德勒希望人们知道人是人们中的一员,是社会中的一部分,对社会和世界的事业负有责任,社会奉献程度,可以衡量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这一观点被岸见一郎扩展为——共同体感觉。其实每个人都有希望自己所处圈子变好,他的意思是在课题分离的情况下,做出对社会的贡献,这也是对阿德勒两个理论的良好总结,阿德勒认为,神经病是潜意识中的一种补偿方法,也可以说是一种“逃避”作用,追求优越本来是一种补偿,但在自己的生活风格无法解决某一问题时就会逃避竞争,有了神经病就是逃避的表现(换句话说,年轻人不想结婚也是一种逃避(神经病)doge)阿德勒认为如果某人有了“神经病”,那么其他人就不会以一个正常人的标准去要求自己。即岸见一郎所认为的,“目的论”,他认为正因为人们潜意识里,无法解决当前问题,所以才会通过突发神经病来逃避这一困难,而不是因为有了神经病才无法解决问题。换句话说,如果人们有了精神方面的问题其实还不错,起码避免了自我的纠结从而失去生命。
总结
虽然阿德勒始终坚称自己遵循“目的论”但是他在治疗神经病患者时,依然采用的是弗洛伊德“因果论”,因为他总试图发现患者在儿童期就形成的生活风格和追求优越的目标。 总体来说,阿德勒个体心理学是以追求优越为统一人格的核心和总目标;以器官缺陷的自卑与补偿为人格发展的动力;以生活风格和创造性自我为个人定型化的行为模式;以社会兴趣为个人形成了,关心社会、公共意识的精神。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为社会文化学说和新弗洛伊德学派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在本质上其“生活风格”终身不变的思想与弗洛伊德的学说又没有什么重大的区别。 再次翻开这本《被讨厌的勇气》,我们发现作者除了极力维护自己的师傅阿德勒外,还透露出作者希望读过这本书的人,能够在书中获取人生的价值,希望人类都能幸福的成长。古往今来,无数哲学家都在研究 人生 这个终极奥义,并希望通过自己的感悟获得人生最大的追求。他们创造宗教、宣扬思想,无不希望人类远离战争躲避瘟疫,最终进入香巴拉的理想国度。斗转星移,人们对于精神世界的逐渐遗忘,需要像岸见一郎这样的新心理学家来提醒人们曾经有一个这样的学者,他不屑于总结自己的感悟,宣扬思想,宁愿在咖啡馆里和朋友畅谈理想 《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最后提到,要理解哲人的思想所需的时间,是读者初读这本书时,再经历当时实际年龄的一半后才能感悟,看来我要近十年才能理解。
你呢?
以下是视频版(B站)